有了解朱宗慶打擊課的人都知道,一開始的教材費(書包+鐵琴等等)就要5張小朋友,雖然可以使用兩年的時間,
但在不曉得孩子究竟喜不喜歡?會不會持續學下去的情況下,讓我著實猶豫了一下。
還好好友的孩子剛好要換進階版的書包了,可以把幼兒書包傳承給我們,讓我們可以開始這一次的嚐試!
而在這一次的過程裡,讓妹妹更多學習到了惜福的觀念,現在的孩子資源很充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能從來沒想過~不一定什麼都要買新的,其實....可以撿別人用過的東西來使用。
一直以來,我對於孩子的興趣這件事抱持的方式是-陪伴.發現.嚐試.觀察.決定,五個步驟
花時間陪伴在她的身邊,發現他對於生活中對什麼事物的反應是較明顯的,提供機會讓她可以深入研究多嚐試,觀察她是否真的有興趣,最後陪她一起做決定。
在我的觀念裡,興趣的啟發和才藝的學習出發點完全不同,
孩子真的有興趣,學到的這些才會跟著她/他一輩子,
如果沒有興趣做為基礎,很快的就會變成一項功課一項壓力~(唉.孩子的功課已經很多了)
我只希望她/他可以在壓力來時藉由這件快樂的事抒壓~~(像哥哥,已成功找到抒壓的方式-不停對著牆壁練傳接棒球...)
在前一段畫畫課程結束後,她在家裡仍未結束手作及畫畫的創作,很顯然的這已經內化到她的行為了~
一直覺得她很喜歡唱歌(而且音蠻準的),我和湯尼都沒有音樂細胞也沒有音樂的基礎,這一部分是我們引導不了的~
就試著問她對於打鼓或彈琴有沒有興趣?又或對什麼樂器有興趣?
本來她會跟著小阿姨彈彈烏克麗麗,但後來詢問專家後建議在小肌肉發展期先不要學習按弦,
心想~反正烏克麗麗以後再學,先來找個音樂入門試試她有沒有興趣?
所以,安排了朱宗慶體驗課程~也傳承了好友的書包
在第一次拿到書包回家後,從她不停的從書包裡拿出樂器摸來摸去,還拿去跟阿嬤現寶就可以感受得到她有著濃濃的好奇心~
不過也是要等真的上了課才知道~
有一天回家,她把所有的樂器拿出來請我幫她刷書包,但我表達了自己的書包自己刷的想法~她也樂意的拿著書包要我教她怎麼刷?
就自己一個人用力的,樂在其中的開始刷~~~
很感謝好朋友把這書包保存的好好的,同時在與妹妹見面時也能和我口徑一致,給予妹妹正確的觀念。
我的說法是:這是xxx傳給妳的書包,他很喜歡打擊樂也很認真學習,現在他把書包送給你,你要謝謝xxx願意把他這麼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妳。
好友見到妹妹的說法是:xxx說打擊時超帥的,他很喜歡打擊樂也很認真上課喔~現在已經上進階班了,把書包分享給妳希望妳可以和他一樣喜歡打擊樂喔!
妹妹對於使用不是新的東西完全不在意,甚至更覺得自己的與別人的不同(尤其裡面有一隻沙鈴是有修補痕跡的,她更覺得自己很酷,和別人的不一樣)
最後,在一次下課的聊天裡我們聊到以後這書包的事,
她主動提到:等兩年後如果她要換大書包了,那她的書包就可以再傳給下一個人了,那個人一定會很厲害,因為有xxx加上我的分享,一定會超強的。
妹妹~妳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