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藝中心又換展了,每年總期待兒藝中心的新展推出,

今天,趁著農曆春節台北是空城的好時機,一早帶著兩小來到北美館看這一次的新展「集什麼?」特展

很幸運的,剛好遇上春節活動-背包客活動,這活動在春節外是要預約的,而且有時間上的限制,過年期間天天都可以直接參與活動,立刻掏出證件借了兩個包包,

讓兩兄妹當上背包客囉!

00cover.jpg

先介紹一下這展覽的基本資訊,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一樓兒藝中心

時間:2017.1.7-2017.9.17(很長的時間,大家可以安排時間來看看)

費用:0元(大人小孩都不用錢喔!)

台北市立美術館有停車場,不過停車場不大很容易滿,所以也可以考慮搭捷運到圓山站下車慢慢走過來,

02.jpg

<新春特別活動>親子系列活動-「集什麼?」
剪紙自由創作 新春特別版
1/21(六)-2/5(日)
13:30-17:30期間自由參加
兒藝中心大工作坊
建議6歲以上(包含成人)觀眾參與

定時導覽
1/21(六)-2/04(六)
週三、週四、週六14:00
兒藝中心諮詢台集合

集故事 繪本時間
1/21(六)、1/22(日)、2/4(六)、2/5(日)
14:00、15:00、16:00
兒藝中心小工作坊
建議4-6歲親子參與
*平常時間是每週三四六下午及每月單週日下午有舉行

創作包包客自由行
1/21(六)-2/05(日)
10:00-12:00
活動期間自由於兒藝中心諮詢台洽借
建議5歲以上親子觀眾參與
*平常時間只有三.四上午可團體預約, 且限小一~小六生

更多活動預約內容請見 http://www.tfam.museum/kid/Event/Event.aspx?ddlLang=zh-tw

01.jpg

到了北美館停好車,不用買票直接下到B1的兒藝中心即可(大人小孩都免買票)

03.jpg

剛好遇上新春特別活動,可直接參加包包客活動,雖然沒有人帶導覽,不過媽媽本人來帶即可^_^

小朋友只要五歲以上即可參加,所以哥哥和妹妹都報名參加,

04.jpg

只要填好基本資料表格後就可以領到一個小書包(像我們小時候國中時背的書包),

00cover.jpg

書包裡有一個工具包及六個關卡的任務包,都一袋一袋的裝好,

到每一個展覽作品就打開該作品的任務說明,進行任務體驗,它的任務設計讓小朋友在看展時能與父母有更多的討論和互動,

我覺得很不錯,有時候看展時父母也苦於僅就作品說明會讓小朋友們覺得無聊,設計一些任務互動可能有更深入的討論,同時也可帶回當時看展的記憶。

本次展覽主題 : Collecting & so on 集什麼?

11.jpg

其實從小到大,我們有很多的收集行為,我集郵、迷籃球時集了很多的籃球雜誌、旅行時收集了票根、收集各地的明信片..

有很多的行為都有著收集的概念,藉由這個展覽和孩子有更多與"收集"相關的討論。

12.jpg

這裡也有一作策展主題的概念說明,把收集這個行為表達的更為明確-收集,是一段經驗的累積過程,更是一種自我表達,

而收集可能是有形物品的收集,也是情感記憶的留存,也是事件感覺的接收累積(這段大概只有大人懂...)

13.jpg

這一次的展覽很貼心的提供了線上的作品說明及給家長的參觀建議 → https://goo.gl/0D9Kbh **強烈建議出發前家長可先看一下,屆時可和孩子對於展覽的互動更完整

本次共有六個作品展出

  1. 集什麼〈玩具故事〉
  2. 集什麼〈履旅縷之介〉
  3. 集什麼〈土壤圖書館/日本〉
  4. 集什麼〈聲動台〉
  5. 集什麼〈和光同塵〉
  6. 集什麼〈印象窗景〉

建議要留1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看展,基本上我們那天是10:30到館,而包包客活動到中午12:00結束(包包要收回整理,下午場要使用)。

前面幾個作品我花了較多時間說明,導致後來有點趕,我想我們可能需要2個小時才夠~

先來到第一個戶外作品:<聲動台>

作品說明連結:http://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70104CollectingAndSoOn/L%C3%89VY-2.pdf?ddlLang=zh-tw

這是一個互動裝置展,透過肢體的觸摸及互動聽到一些聲音,可靜靜回想過去你曾在哪裡聽過這些聲音?

05.jpg

經過垂下的布條,聽聽這是什麼聲音?

06.jpg

輕輕觸摸鐵板,會聽到金屬在空間中的迴音,這彷彿在佛寺中常常聽到?

07.jpg

摸摸沙子,貝殼,傳來陣陣海浪的聲音

08.jpg

這裡傳來風的聲音~摸摸風的觸感

10.jpg

每一個作品都有一張說明卡及藏書票可以蓋章,

家長們,展出說明忘了也不用擔心,有QR Code可掃瞄得到更多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方向建議

14.jpg

這一個作品的作務是,給了五張色紙讓孩子試著用線條畫出他們腦海中對於這些聲音的印象,

15.jpg

可能是海浪的線條,可能是佛寺的鐘響,可能是拍照時大家開心的喊出YA!可能是任何的可能....

16.jpg

看著Dora很專注的回想畫面就覺得好可愛~

17.jpg

在戶外的石椅上或坐或蹲的完成他們所曾收集過的聲音記憶,

完成後放入第一個作品的收集袋中,繼續朝第二個展出作品前進~

18.jpg

來到第二個展出作品:集什麼〈玩具故事〉

作品說明:http://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70104CollectingAndSoOn/GALIMBERTI-2.pdf?ddlLang=zh-tw

這是一位義大利的攝影師,他花費了30個月,走遍58個國家,進行拍攝小孩與其玩具的計畫。 拍攝的過程 中,他發現各地文化、生活型態與家人態度, 影響著小朋友對待玩具的方式。
卡林伯迪強調 〈玩具故事〉 是個有趣、簡單及衷心的計畫,因為玩具是我們對於擁有權的理解的親密媒介。

這位在非洲的孩子,他的玩具是一隻玩具熊,藉由這些照片的對比,它們理解到世界的不同及孩子們擁有資源的不同,更希望他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19.jpg

這一個很有趣,她的玩具是太陽眼鏡耶!

20.jpg

在作品的瀏覽過程中,我問他們-你們自己有在收集的玩具嗎?收集了什麼?想一想

21.jpg

在看完了別人的玩具後,這一個作品的互動任務是在貼紙上畫下自己收集的玩具,剪下來貼在透明片上合照,

 

23.jpg

兩個人窩在牆角,拿出工具直接開始!

過年期間沒有太多的人潮讓整個看展品質非常的好~

24.jpg

自己畫自己剪自己貼,在此同時媽媽到下一個展區先研究一下怎麼導覽

25.jpg

最後作品完成,貼上透明片,要來合照囉!

26.jpg

哥哥畫上了棒球,球棒,球員卡

27.jpg

妹妹則畫了水彩用品及畫冊

28.jpg

第三個作品:集什麼〈土壤圖書館/日本〉

作品說明:http://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70104CollectingAndSoOn/KURITA-2.pdf?ddlLang=zh-tw

"日本藝術家栗田宏一收集來自日本各地的土壤,他將取得的土壤靜置於報紙上,等待風乾後,去除如樹葉、石頭等雜質,仔細地放入瓶中,並且依照顏色的層次放置。栗田宏一說:「抓起一撮土壤,你會發現,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質地與來歷也不一樣,但同樣都很美,地球上沒有骯髒的土壤。就像我們,雖然臉孔各不相同,想法與背景也不一樣,但大家都很美。"

這是一個我最喜歡且有感的作品,藉由收集各個不同的地方的土壤來留下記憶也是一個很棒的idea,

22.jpg

同時我驚訝於突破傳統對土壤色澤的印象,原來~土壤也有粉紅色?也有白色?小朋友們也很驚訝於這樣的結果!

因為藝術家對於這個土壤計畫的進行方式是每到一個地方就用膠帶黏上一些土壤寄明信片回台灣的美術館,所以在牆上也有他寄回的明信片,

所以這一個作品的任務是採集北美館的土壤留下記錄,兩小手忙腳亂的跑到戶外採集土壤黏到明信片上完成此任務!

下一個作品:集什麼〈履旅縷之介〉

作品說明:http://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70104CollectingAndSoOn/KANG-2.pdf?ddlLang=zh-tw

藝術家康雅筑透過旅行來收集經驗故事,透過移動遷徙的步履展開旅程去發掘文化、瞭解紋樣、反思身份、接納差異與崇敬自然,這些行走的步伐慢慢長出生命色彩與自然能量。

坦白說,這一個作品的意境對孩子來說較深,很難可以完整表達創作的本意,但我試著轉化為從小旅行的經驗來與他們說明旅行的收集-視覺/觸覺/聽覺等感官的記憶累積。

29.jpg

這一個作品的互動設計是在工具袋中有著不同的布料,透過布料的觸摸來與作品之間的連結,一人可挑出一個布料來做為此作品的記憶。

因為時間有點趕了,這一個作品沒有太多的時間可說明(很可惜)

30.jpg

第五個作品:集什麼〈印象窗景〉

作品說明:http://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70104CollectingAndSoOn/WU-2.pdf?ddlLang=zh-tw

這一個作品我覺得很棒,甚或之後都可再延伸,讓孩子對於傳統鐵窗的窗花有了第一次的接觸,

從小,我就覺得鐵窗窗花很美,而且有一種古早味的味道~現在的鐵窗都不再做窗花了。。。

31.jpg

這一個作品的互動設計在讓小朋友找出手上照片裡的窗花是哪一幅,透過這個互動,小朋友認真的去研究窗花的幾何設計。

32.jpg

在台北市很多的巷弄中還存在著各種不一樣幾何設計,我答應他們有機會帶他們到城市中尋找鐵窗花!

33.jpg

最後一個作品:集什麼〈和光同塵〉

作品說明:http://www.tfam.museum/File/files/02exhibition/170104CollectingAndSoOn/WANG-2.pdf?ddlLang=zh-tw

藝術家王雅慧說:「老家舊屋記錄著我長大的每一天,而那覆蓋家屋的灰塵,看起來好像時光的棉被覆蓋著過去的記憶;抱著好像收藏一把故鄉的泥土那樣的心情,我收集了這些灰塵。」 

34.jpg

作品中有一個玻璃層架上有著一層厚厚的灰塵,而在其中有一些小地方是沒有灰塵的,當時該是放了些什麼東西在上面?

有一塊空白圖案是兔子的形狀,哥哥就開始幻想那原本放的是什麼呢?.....經過和妹妹的討論,他覺得應該是一個杯墊!

35.jpg

最後回到展區的一開始,我們完成了一本集什麼的收集冊(下圖左上那一本),把六個作品的說明卡、藏書票及作品收集成冊可帶回家作紀念!

這裡設計了一個互動是可把你的收集品帶來這裡陳列拍照,可輪播出來給以後參觀的人看,

但我們事前不知道這個橋段,所以沒有特別準備,只好把手邊包包裡有的都拿放上拍照區拍照留下紀念。

36.jpg

整體來說,北美館的兒藝展品質一直很不錯,這兩年以來的展覽我們都有來看,真心推薦給大家!

<推薦閱讀>

2015年特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特展「小與大」
2014年特展: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禮物展GIFT」

arrow
arrow

    dd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